审计人员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1、一是从“定性”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性质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 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考虑重要性。
2、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式选择基准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个恰当的金额,将其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3、根据审计实务经验,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税前净利润的5%—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百分比。
4、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
审计重要性的层次
你好,主要分为7个层次。以往的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这两个层次的评价对审计工作很重要。所以是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审计工作亦称审计活动。广义指审计监督检查、综合管理、教育培训、科研宣传等一切审计业务活动的总称。
实务中,审计发现按照重要性可分为三个层次:审计发现(问题),关注事项与提示事项。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
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计划重要性水平可分为(A)和(B)两个层次。A.财务报表B.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认定C.账户余额D.交易层次 答案:A,B。
审计重要性有哪两个层次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总体上的重要性水平,主要用于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是指认定层面上的重要性水平,主要用于判断具体账户、交易或披露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包括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应当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综合考虑。(1)性质的角度。
3、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合法、不合理金额的程度。这里的“程度”,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重要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或漏报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