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
1、一是从“定性”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性质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 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数量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 三是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2、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
3、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才能得出财务报表反映的结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净利润法5%-10%。
4、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式 选择基准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个恰当的金额,将其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5、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十二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但是,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哪个国家明确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
6、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如何确定审计的重要性?
1、一是从“定性”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性质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 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数量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 三是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2、以往的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3、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
4、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审计重要性水平怎么确定
1、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式 选择基准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个恰当的金额,将其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
3、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4、根据审计实务经验,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税前净利润的5%—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百分比。前四种方法统称为固定比率法,后一种方法又称为变动比率法。
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方法 基本方法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